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广赛新闻 » 新闻详情

大广赛新闻 competition news

创意集结,全力开战!第17届大广赛营销创客类竞赛梦想启航(二)

作者:第17届大广赛 时间:2025-05-22

  在第17届大广赛营销创客类竞赛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舞台上,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全国各高校师生们用创意点亮梦想,用努力诠释青春。如今,让我们走进各高校参赛团队,一起去了解他们参赛的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AI赋能,探索创意新边界

  此次微短剧竞赛在特别场景设计上可以合理使用AI技术操作,西安交通大学的参赛团队在实战环节时,充分展现出对前沿技术的运用与创新精神。他们以“AI驱动+电影美学校准”双引擎全力推进备战工作。在画面生成方面,团队成员们在部分重要情节加入运镜巧思,力求摆脱AI生成画面可能存在的僵硬感。学生们感慨,这一过程并不轻松,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每一次调整运镜参数,就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希望能让画面更生动、更有故事感。”在色彩处理上,他们致力于让色彩拥有“自我表达”,根据叙事情绪精心调整画面色谱,增强画面的可看性。一位负责色彩调整的学生说:“色彩是微短剧的灵魂之一,合适的色彩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我们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色彩心理学,就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

  微短剧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们则始终鼓励学生按照“AI破界+美学筑底”的核心理念构建创作沙盒。在剧本孵化阶段,面对AI剧本创作美学表达有限的难题,教师组织开展“剧本头脑风暴”。学生们积极参与,按照一定逻辑与理论标准组织prompt,规范与限制AI创作,锚定正确创作方向。“这个过程就像是和AI一起创作,我们引导它,它也启发我们,打破了很多传统的创作思维。”教师还邀请行业专家一同探讨剧作困境,逐一打磨逻辑链条、人物弧光等剧作核心部分,为剧本注入美学要素。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创新的乐趣与挑战,正以饱满的状态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创意成果。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指导,开启创意成长之旅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的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大广赛营销创客类竞赛的实战中。赛前培训活动成为了师生们汲取经验、激发创意的重要基石。学院特邀2024年大广赛营销创客类竞赛全国一等奖的团队代表分享实战经验,直播赛道获奖者代表李柏瑾从脚本设计、话术优化、临场应变三方面详细解析要点,强调 “真实感与互动性是直播的核心竞争力”。短视频赛道获奖者代表陈柏周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选题需紧扣品牌内核,画面节奏要与情感表达同步”。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让参赛学生们受益匪浅,一位学生感慨:“听了学长学姐的分享,感觉像是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对实战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针对直播规范性问题,新闻传播系刘林老师特别提醒参赛学生:“直播不仅是创意展示,更是规则与细节的较量。同学们要提前熟悉平台禁用语、流量分配机制等规则,反复打磨话术逻辑,确保内容合规性与传播效果双达标。”对于新增的微短剧赛道,指导教师李娜建议:“好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学们可以借鉴《后浪》《闪光少女》等正能量作品的叙事框架,结合大学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用青春视角传递积极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剧本的节奏感和矛盾设计,让创意更具落地性。”

  在5月中旬,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大广赛官方线上培训,为了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学院同步开放融媒体直播间,配备专业灯光、多机位导播系统及技术指导团队。学生们积极预约场地进行模拟直播演练,教师现场指导设备调试与流程把控。“从手抖到从容,老师的全程指导让我们进步飞快!”一位参赛学生激动地说道。学院还在新媒体实验室开展“技术赋能+创意营销”直播培训活动,学生们围绕设备调试、绿幕抠像、多机位切换等核心技术展开实战操作。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技术与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表示正以“人机协同”的状态投入实战,让创新更具专业质感,全力在比赛中争取优异成绩。

江苏海洋大学:师生携手,共赴创意之约

  江苏海洋大学作为本届大广赛营销创客类竞赛的重要承办方之一,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理念,将实战赛作为检验人才培养成果的练兵场,师生团队在微短剧、微视频、网络直播三个赛道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实战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团队发挥着关键的引领作用。副校长马廷淮在校园创意巡讲中强调,大广赛与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高度契合,是“锤炼师生数字营销能力的宝贵平台”。商学院教师、大广赛优秀指导教师张得银全程参与指导工作,他结合往届获奖案例,提出“品牌价值与社会责任融合”的创作理念,并组织学生围绕命题品牌展开深度调研与创意研讨,确保作品兼具商业价值与文化内涵。

  为应对实战赛的复杂要求,教师团队实施多维指导策略。开展案例剖析与技能培训,结合巡讲会老师的报告,通过剖析经典作品(如微短剧《家里家外》),提炼作品叙事结构与技术要点,并积极报名组委会举办的实战赛道线上培训班课程;积极践行跨学科协作,整合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法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指导教师,实现跨学院的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组建跨专业、跨学科指导小组,强化剧本创作、视觉设计、数据运营等环节的协同创新;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根据组委会实战赛进程安排,为团队制定竞赛进度表,定期开展作品打磨会,实时参与到学生的赛前准备中,确保作品创作从选题策划到拍摄落地的全流程高效推进。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实战当中去。微短剧赛道的团队有的充分利用五一假期,前往河南清明上河园景区取景拍摄;有的围绕“UU跑腿”的主题方向精雕细磨剧集脚本。网络直播赛道的团队充分利用已有直播账号,进行模拟带货直播训练,优化话术逻辑与互动设计,利用抖音平台测试数据反馈,及时优化直播话术,实时调整直播策略。微视频赛道的团队结合“种草经济”特点,为每条微视频量身定制个性化、专用性创意脚本,精确把握产品痛点,精准提炼产品卖点,并融入社会热点话题,增强传播力。

 

撰稿:钱金媛
照片提供: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审核:刘潇
协助:李鸿 彭勃 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