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往届回顾 » 第17届 » 新闻详情

【预告】“蜀山毓秀起青云,锦江流韵酝万象”—— 第17届大广赛四川(西藏)赛区名家名师校园创意巡讲·四川大学站

作者:第17届大广赛 时间:2025-05-12

用名家笔锋点燃蛰伏星火

以命题深意提炼智慧琼浆

这不仅是灵感的盛宴

更是创意的提升道场

2025年5月16日

大广赛名家名师校园创意巡讲

与你相约四川大学

破晓未知疆界,思维初绽锋芒

 

01、活动安排

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13:30

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负一楼演播厅

组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

主办:大广赛四川(西藏)赛区组委会

承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来自首席合作品牌联通沃派、命题品牌Canva可画、三九胃泰、养元青的企业嘉宾将莅临现场,与师生们共解创作难点。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袁恩培将为大家带来专题演讲《解析Ai时代大广赛优秀作品的底层逻辑》。欢迎四川赛区的同学们积极参与!

 

02、专家介绍

袁恩培

袁恩培《解析Ai时代大广赛优秀作品的底层逻辑》

袁恩培,男,1954年出生,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

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会员

中国高等教育广告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库专家

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类项目评审专家

重庆市企业形象战略专家团VI专家

重庆市包装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重庆市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重点建设办公室环境改造咨询专家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户外广告咨询专家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数字艺术设计工程师” 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

担任6个国内社会科学期刊《包装工程》、《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设计年鉴》、

《中国西南设计年鉴》《中国优秀广告作品IAI年鉴奖》、《西南艺术》的学术评委或编委。

学术研究专长:主要从事艺术文化综合研究、艺术设计及美术的教学及理论研究、

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民族传统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出版色彩意象论等学术专著五部,在CSSCI及全国中文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其设计成果及理论研究论文获得全国、省市学术大奖多项;2018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广告艺术教育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命题企业嘉宾

 

  

 

 

03、大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自2005年第1届至今,成功举办了16届共17次赛事,全国共有1873所高校参与其中,超过百万学生提交作品。

  大广赛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大、覆盖高等院校广、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准高、参赛类别丰富、受高校教师欢迎、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高校学科竞赛。

  大广赛整合社会资源、服务教学改革,以企业真实营销项目作为命题,与教学相结合,真题真做、了解受众、调研分析、提出策略,在现场提案的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市场相关联。在大广赛平台上,实现了高校与企业、行业交互,线上与线下联动,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让企业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相融,强化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理念。

 

04、学校及学院介绍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1.66万平方米。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1704年)和尊经书院(1875年)设立之初,即开设中文学科。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时,“分课华文、西文、算学”。1931年国立四川大学成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19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年,学院进入首批十所与地方省委宣传部门共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序列,加挂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牌。2022年7月,学院入选全国首批5所共建出版学院,在此基础上,又加挂四川大学出版学院院牌。现任领导是:院党委书记傅其林教授,院长罗鹭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银浩副研究员,副院长操慧教授、副院长阿达来提副教授(挂职)、副院长曾元祥副教授,学院工会主席张朝富副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名家璀璨、人才辈出。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巨匠,中文系历任主任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本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76人(截至2022年7月)其中教授71人(含博士生导师61人),副教授50人。他们之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享受院士待遇)2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斐然,所培养的博士生已有多人成为国家级人才,多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已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2017年,四川大学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将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群),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榜上有名。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将紧密围绕“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一流建设方案展开。力争在巩固和完善现有学科的基础上,以构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为背景,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将“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建设成为有川大风格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