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赛新闻 » 赛区新闻 » 新闻详情

大赛新闻 competition news

【教师感言】

作者:全国大广赛组委会 时间:2021-01-14
三支玫瑰--寄大广赛的一封信 —— 宜春学院文学院教研室主任 殷娟娟
尊敬的大赛组委会领导:
  我是江西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殷娟娟,昨天大广赛结果出来后,我收到了一位学生的三支玫瑰,今天我抽空写了篇日记,写得有些琐碎,但可以看到大赛给获奖学生带来了怎样的人生体验。以下是我的日记全文:
  昨天收到三支玫瑰,有人说三支玫瑰代表“我爱你”!
  这是一个学生送的玫瑰,她高高个子却细声细语,神情中总是透着忧郁。这是个广告人的女儿,父亲曾经参加业界的比赛获得大奖,在去北京领奖的前夕,不幸发生车祸身亡,这个可怜的孩子,初二时就失去了父亲。她给我短信说,希望能到北京去领奖,完成父亲的愿望,她说要是父亲九泉之下知道她到北京去领奖了,一定会高兴的。 
  她的广告策划案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三等奖。她终于能如愿以偿了。她一次次地虚心讨教老师,挑灯夜战,我与她对大赛的探讨多在QQ上进行,常常是讨论到学校断网后才停止,到第二天一定能看见她的修改稿在我邮箱里躺着。当时就觉得这样刻苦的孩子现在不多了,却不知道她内心深处那令人心酸的愿望。万幸的是孩子的愿望没有落空。我们终于帮助孩子完成了她的愿望。她说:妈妈高兴得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三支玫瑰,我插在花瓶里,这是孩子爱的表达,她的幽香笼罩着我,可我却快乐不起来。也许我们让这个家庭得到了些许的快乐和鼓励。可未来她将是怎样艰难的生活?她现在已经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她无法在学校里安稳地完成学业,她要到家乡的公司去挣钱帮助刚刚考上大学的弟弟上学,她自己还欠学校1万多元学费。明年她能交清学费吗?她能拿到毕业证吗?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到北京去领奖,不然的话,这将是我教师生涯中永远的痛。 
  不管生活多么苦难,孩子,以大赛的精神去面对,你将是最优秀的。
享受成长的快乐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莹
  五年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陪同学们一路走来,历经创作的繁复、曲折以及对至真至善之美的“苛求”,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在实例中学习、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思考,在沟通与表达中释放和展现才华。
  通过参与大广赛活动,许多同学进行了真实案例的实践体验,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开阔了视野,也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心。
  大广赛不仅是一个专业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大平台,更是广大学子展示自己才华的大舞台,也是一面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镜子。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师生相互促进,不断进步。
  辛苦付出固然希望收获丰硕,更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参与过程中的磨砺与进步,享受其中的成长快乐!
寻求超越标准的创意 ——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汤晓山
  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广告专业学生、营销专业的学生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验证学生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成就与辉煌的基础所在。参与了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组织和对学生参赛作品的指导,我的感受很深。首先,这项大赛是树立市场营销意识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创作参赛作品,能够将在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广告与营销知识感性化、操作化,真切把握广告设计在营销中的作用,有效沟通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这让学生知道,在进行创意思维的时候,不仅需要思想的天马行空,更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感受与解码。其次,作品要想获奖,需要考虑两类受众,一是广告评委,获得评委认可才有获奖机会;二是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实际需要影响的对象。尽管获奖不是唯一目的,评委的标准也非广告作品的终极标准,但如何在广告创意、美感与广告促销力之间寻找交点,把握尺度,对准备进入广告业的学生来说,或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检验。让学生的作品既能达到评委标准,又能超越这个标准,直达广告主的需求和广告受众的内心,才是指导学生做创意的关键所在。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做广告、做创意、做设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的——人。我想,这也是大广赛主办者的本意所在。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刘艺琴
  优秀的广告作品,一定是具有独特的创意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广告艺术大赛中,面对同一个主题,会有许多作品来一争高下。在此,就更显得创意的重要性了。当然,怎样获得好的创意,如何正确地表现广告的主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方法。而我在指导学生创作时,遵循的方法就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参加大广赛,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大广赛中的广告作品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有所不同,生活中的许多广告属于比较直白、赤裸的短期促销型广告,而大广赛中的广告作品更注重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注重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怎样得到一个好的创意,怎样才能创作出一件优秀的广告作品,我认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积累。我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初步选定几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反复创作,仅一个主题在第一阶段可以提交几十个创意方案,我们一起讨论,有时候这些方案会被全部推翻,或者仅仅保留一些基本思路,再来重新构想。在第二阶段,明确主题,一些不太好把握的主题被舍弃,围绕确定的主题,再来构想方案。因为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第二阶段的工作思路就非常清晰,往哪些方面去思索、去设想有了基本方向。为了将最有价值的创意提炼出来,二稿依然需要学生提交至少十个方案,我们再来反复推敲,深入分析。第三个阶段,是提炼,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运用各种艺术技法,幽默、巧妙或者可以用称为“搞笑”的手法去表现广告的主题。一个主题,包括最初的构思,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构想方案,正是这些“量”的积累,才能有后面的“质”的提升,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递进的过程。通过反复的推敲、比较,学生的创意点逐渐鲜明、独特,富有个性。
  当然,一件广告作品的获奖,除了在构想方案上的“量”的积累之外,与学生平时的勤学苦练这种“量”的积累也是分不开的。
简单就好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李华强
  每到金秋时节,总有一丝收获的喜悦,孩子们时不时会问一句:“老师,什么时候上北京呀?”……弹指一挥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举办三届了。五、六月份是播种、耕耘的季节,忘不了那撒播汗水的日日夜夜,老师和同学们“浸泡”在一起,经历了大广赛的各个环节:消化策略单、头脑风暴、创意执行、后期制作……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甚至全部推翻,重新再来!直到将一份份凝结了团队心血的作品打印、输出、寄出……随之而来的就是发自心底的牵挂,就像牵挂自己出远门的孩子。渐入金秋,获奖的消息传来,点燃了同学们的兴奋和期盼,也点亮了大学四年中最美好的时刻。
  我作为一名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师,毕业自美术学院,而我的学生们却不是,他们是非艺术生源。在综合类院校,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作品呢?我们在实践中展开了摸索,经过首次大广赛的洗礼,逐渐理清了一条思路:由“美术”转向“创意”。这或许是一种战略性的教学调整,目的是化弱势为优势——表现上不追求复杂的美术手法和电脑技巧,转而强调一种“简单”广告,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技巧或者一个镜头来传达信息,这也对前期概念的提炼以及后期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大脑来牵引双手,而非相反,劳力更要劳心,或许这种简单刚好符合了广告对信息传播速度与力度的要求。而在消费者生活日益发生变化的今天,对广告信息的需求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相信这是广大同行们都在思考的问题,广告设计教学一定也要随之进行变化革新。
  蓦然发觉,参加过第一、二届大广赛的同学们已经毕业离校了,但他们在跟我的联系中也会时不时地关心一下大广赛,大广赛是他们曾经的青春的舞台,是一汪美好记忆的蓄水池。对广告教育来说,大广赛也是一面镜子,既映射出广告学子的智慧与辛劳,也检验了广告教学的方法与效果。
  祝愿大广赛越办越好,并成为千万学子心目中的广告圣殿。

登录与注册

已有账号?
请点击登录。

敬请悉知:大广赛官网和提交平台的账号目前还不通用,如需提交作品,请在提交平台另行注册,谢谢大家对大广赛的关注!
立即登录
  • 邮箱地址
  • 登录密码
  • 确认密码
  • 昵 称
  • 验证码